Tag Archives: 醃漬

田間的秘密語言 × 古早味瓜仔脯

在田裡看到這根插著草束的竿子,這叫——「插青」。

那是農人默默立下的一句話:🚫「這塊田,請別進。」是地主在田頭對外人最委婉的告知。

插青一出,表示作物正熟、準備採收,也代表農人的辛勞進入關鍵時刻。

這片田裡長的,是夏日的老朋友~越瓜。過去家家戶戶都會種幾株,鮮食、煮湯、炒蛋都好吃。只是它水分多、不易久放,於是農人用鹽與時間,讓它化身為「瓜仔脯」、「菴瓜」,延續那份屬於土地的鹹香滋味。

北風起,越瓜鮮品並不是風味的終止期,經過時間的加持與沉靜,越瓜反而在這個季節,以「瓜仔脯」的姿態,繼續述說風土的故事。

🥢益源農場【瓜仔脯】

嚴選嘉義布袋越瓜,以傳統古法醃漬、無添加,爽脆帶鹹香,是冬日開胃的小確幸。

💡建議吃法:

煨虱目魚湯、蒸豆腐、炒蛋、炒飯都超對味!

✨廚房吃得到,也買得到喔!

也可以直接跟 益源農場-Mulberry小農日記 訂購喔 ❤️

從客家婆婆的廚房,看見常民生活的味道

美濃潤惠餐廳接到關於「美濃地區醃製體驗課程」的詢問。大家最先想到的,自然是蘿蔔與鳳梨——那些熟悉又繽紛的酸甜記憶。然而這個季節正值轉換期,若要等到盛產季才有合適的食材,體驗也得暫緩。於是我們重新思考:
👉 為什麼不從「美濃的米與豆」出發?

美濃向來是稻米與豆類的重要產區,這些看似平凡的食材,其實最能展現地方風土的底氣。這次,我們邀請了長期合作的莊雅閔老師,一同帶領大家走進「美濃的飲食與醃製文化」,並實作「鹽麴」體驗。
從米開始,從最純粹的食材出發,讓同學們在理解發酵原理的同時,也感受健康飲食的另一種可能。

感謝高餐老師與同學的參與與熱情——這場課程不只是技術的學習,更是一段交流。經過了二十天的醞釀,相信每個人都把那一罐罐鹽麴,變成了家裡新的風味記憶。

我不是外來的觀察者,而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「半個美濃人」。
成為客家媳婦之後,我才慢慢懂得——
那些醃漬的香氣,不只是調味,而是生活智慧的延續。

婆婆的瓶瓶罐罐裡,藏著節氣的節奏,也藏著對食物「不浪費」的尊重。
那是一種從日常延伸出的鮮味,也是「常民生活」裡最踏實的幸福。

對這些未來的米其林主廚們而言,
學做菜,更是在學習如何與土地、時間、人情相處。
即使只是平常看得到的瓶罐,
也能從那股鹹香中,聞出家的味道——
那是生活的味道,也是我們在這塊土地上,最真實的學習。